深度评测:真无线致命大杀器 Beats Fit Pro 带着 H1 芯片来了!
5个月之前,毒蛙于Midifan首发了评测《逆袭的Beats真无线!Beats Studio Buds》。如今,Beats Studio Buds以最低至799元的价位(建议零售价1,099元)在真无线市场屠戮四方。然而,该单品的暴增销量并没有让Beats满足于现状。这次,它再次祭出了一件致命的大杀器 — Beats Fit Pro。
非常有幸,毒蛙能够第一时间收到这款耳机,成为中国最早一批体验Beats Fit Pro的用户。那事不宜迟,毒蛙将继续以外观、佩戴、音质、功能、应用、对比选择等各个角度,全面深度揭露Beats Fit Pro。
- 产品名称:Beats Fit Pro
- 零售价格:1,599元(官网可24期免息)
- 耳机类型:真无线降噪耳机
- 耳机颜色:4色可选 — 经典黑红、白色、莹石紫、鼠尾草灰
外观与配件篇:爆表颜值,戴上它,你就是全场最靓的仔
在拆开快递盒后,熟悉精巧的包装再次映入眼帘,大黑底配上萤石紫的Beats Fit Pro产品图,Beats满满的先锋潮流感以及张扬感再次扑面而来,伴随而来的还有极具个性与无比骚气。我们有理由相信,Fit Pro对于年轻而有个性的颜控用户来说吸引力十足!
其实,在耳机颜色4选1的时候,我们毫不犹豫地选了莹石紫,原因无他,只是因为它最靓!
从底部轻松拉开封条,拆开包装后,Beats Fit Pro的充电盒包含耳机本体粉墨登场!再下层还包含其他配件 — USB-C转USB-C充电线,2种尺⼨的柔软硅胶⽿塞(⼩、⼤,两种;中号在耳塞本体上)、快速入门指南、说明指南、Beats贴纸、保修卡以及一张免费试用三个月的Apple Music卡片。
快速入门指南中提供了安卓用户专属的Beats App(和Studio Buds通用),无法登陆Google Play的用户可以通过扫取二维码进行下载。
耳机充电盒的形状类似化妆粉饼盒外加上超靓的莹石紫色,非常骚气好看。正面的b字logo一如既往地高调而有辨识度。
与苹果真无线耳机的一贯设计 — 顶部翻盖开盒所完全不同的是,Beats Fit Pro采用的是侧面开盒,与化妆粉饼盒的开启方式几乎一致。这样设计带来的好处就是——Fit Pro的耳机盒现在能够在平整台面上直接开启,并保持稳定状态,拿取耳塞变得更加容易。
开盒处特意设计了一条开启凹槽,能够更加方便地进行开启。在开启凹槽的下方有一个指示灯,对于首次适配,重置蓝牙以及低电量显示(红色),会有所指示。
耳机充电盒的底部没有跟从正面部分所一样的设计,特意打磨了一个平整的圆形顶部,使得Fit Pro能够更平稳地进行放置。
在翻盖连接处下方的凹槽中搭载有一枚USB Type C的充电口。
打开充电盒,在黑色的耳机盒舱内,一对莹石紫的Fit Pro靓丽出现。
在耳机的下方还有一个小按键,长按可以进行蓝牙重置。
充电盒仅重54.5g,加上耳机本体共计65.7g,仍然十分轻巧,尽管相对Studio Buds略大了一圈,但外出装进口袋或者小包包里仍然完全没有问题。
取出耳机,你会感觉Fit Pro在主体设计上与Studio Buds非常相似,设计仍然采用植物大战僵尸中“豌豆射手”造型,但与Studio Buds最大的不同的是 — Fit Pro长出了翅膀。
苹果官方把其称之为耳翼,能够极好地针对各个场景,包括剧烈运动下的稳固与贴合。耳翼的非常柔韧,可以根据耳朵的不同进行贴合,在佩戴中我们会详细阐述。
耳翼上印有标志性且大小合适的b字logo,我觉得这样大小b字才是比较好看,而头戴耳机的大b字就显得过于“扎巴”了。该部分还有按键的设计,按下会有明显回弹触感,能够清晰地了解按键被执行。
耳塞与充电盒采用了牢固的磁吸固定形式,有了这个耳翼,Fit Pro将更加方便快速取出。
耳机本体头部位置,都有两个小小的圆形金属接触端,可供充电,而在其中间,应该是其光学传感器用于检测是否佩戴以及贴合度,其他包括光学加速感应器与陀螺仪可能也在其中。
在耳机的粗壮柄部(尾部),有三个小孔开口,对应的是每只耳塞搭载的三个麦克风。
Fit Pro同样共计三套耳塞可供替换,分别为小,中,大(逆转裁判既视感),中号已经装在耳塞上了,故备用只有2套,对于我来说中号正好。
硅胶⽿塞的更换也相对简单,顺带一提,没有套上耳塞的本体还是一如既往的可爱。
另外需要说说Beats Fit Pro的耳机本体与包装,环保理念一直以来是苹果强调的 — 88的包装材料以纤维为基础,纤维包装中含 74 的可回收成分,100 的⽊纤维来⾃可回收和负责任的来源。
外观篇的最后,我们总结下,我们非常惊叹于Beats设计师能够一如既往的抓住年轻人的心理 — 在保证优秀性能以及合理价位的情况下,酷炫骚气且无比个性的外观毫无疑问能够立马俘获年轻人的芳心,不仅如此,众多女性的老公 — 王嘉尔的代言毫无疑问地加速了增长的爆发,外加化妆粉饼盒的设计以及出挑的颜色,不出意外的话,这款产品一定会收获众多女性用户拥趸。
佩戴篇:舒适且更加牢固
Fit Pro的佩戴对于我来说非常舒适贴合,长时间佩戴几乎没有不适感。这个仍得益于苹果强大的人体工学设计以及大量的耳朵构造样本。此外,声学导管附近激光切割的微通⻛孔有助于缓解对⽤户⽿膜造成的潜在压⼒。
新增的耳翼⼤幅度提升了佩戴稳固度,并且适⽤于各种⽿形的通⽤⽿翼,以简便有效的⽅式实现⽆间贴合。
在实际测试中,进行冲刺跑,羽毛球等短时爆发性极强的剧烈活动中,Fit Pro几乎纹丝不动,忠实履行着它的使命。
针对我个人而言,因为我是典型的多汗油性皮肤,一旦出汗,耳机佩戴会显得比较湿滑,而Fit Pro的耳翼起到了第二道至关重要的保险作用。
顺带一提,Fit Pro与Studio Buds一样具有IPX4 级抗汗抗⽔功能。与Studio Buds以及其他苹果真无线耳机相比,Fit Pro的极佳稳定性更能胜任适合大幅度的剧烈运动。
音质篇:先进声学设计 + H1芯片+ 空间音频 = 酣畅淋漓的试听盛宴
在先前的Studio Buds的评测中,我给予其远好于预期的评测。而这次的Fit Pro在此基础上,带来的音频体验可谓是惊艳来形容也丝毫不为过。
先进声学设计 + H1 芯片
苹果官方宣称,Beats Fit Pro具有定制的双元件传感器,可在⼩巧体型中实现最佳⾳效。刚性中央振动材质在最⼤输出时提供精确⾳频响应,创新的通⻛机制则将周围柔性振膜产⽣的⾼⾳失真降⾄最低。
其声学架构专⻔通过轴向对⻬的传感器将声⾳最有效地传递⼊⽿中,精准对准⽿道。在后腔体中形成的声学反射可产⽣最佳⽓流,在狭⼩空间内实现最强⼤的声⾳输出。
而有了Apple H1 芯⽚的加持,使得Fit Pro,⽀持⾼性能数字信号处理,每秒能够执⾏超过90 亿次运算。
就结果而言,Fit Pro拥有令人惊艳的音质,也可以说是在原有Studio Buds上的全面升级。Fit Pro的低频和高频的特定频段进行适量精准的提升且各个频段的层次较为清晰,没有非常明显的凹陷与缺失。
低频
先来讲低频部分,Fit Pro的前辈Studio Buds尽管低频下潜度比较一般,但的确拥有中上水准的低频质量。而Fit Pro在此基础上有明显的升级,在保证低频质量的情况下,低频下潜度与量感,你能感受到明显的提升。
当第一次听到Fit Pro的低频表现时,我十分惊讶,这个感觉完全就像我第一次聆听到苹果的HomePod那样,十足的下潜,足量的低频,爽!
以我们最常作为试听曲目,老鹰乐队的《加州旅馆》为例,底鼓真正拥有所谓的拳拳到肉感,直击你的心灵,非常令人愉悦。在次基础上,低频量感也得以较好地进行提升,更加浑厚,回弹速度良好低频同样令人享受。
当然,如果你是一个对音频严格追求还原的偏监听玩家,你可能会觉得这个低频会有些过分,但对于绝大多数的听众来说,Fit Pro的低频无疑会非常讨喜你的耳朵,可谓是百分百的酣畅淋漓感!强烈的节奏以及鼓点也非常适合健身的时候聆听。
中频
再来聊中频,Fit Pro的人声同样靠前,绝大多书的中频乐器以及人声都有较好的还原,厚实而耐听,细节表现良好。
在聆听蔡琴《被遗忘的时光》,令人沉醉,极具磁性而厚实的女声被很好地呈现出来。在播放陶喆的阿卡贝拉《夜来香》,各个声部极其清晰的层次感,低声部的厚实与中高声部同样极其带感。
高频
在高频方面,Fit Pro非常明亮,但并不过分,在众多试听曲目中几乎没有毛刺尖锐感。聆听众多古典音乐中,几乎所有乐器的高频部分,诸如钢琴,小提琴,长笛等音色都非常好听且耐听。
声场
在声场方面,默认情况下,Fit Pro声场并不广阔,当然也无法和同价位的头戴式耳机相比,当然这也是大多数真无线耳机乃至入耳式耳塞所拥有的通病。
空间音频
针对真无限耳机声场狭窄的问题,除了各个音乐平台自己的解决方案,我现在也可以通过Apple Music来解决这个问题。在目前版本的Apple Music中,你除了可以尽情享受无损音乐,还能享受Apple Music空间音频所带来的独特沉浸式体验,空间音频所特有的曲目,即有 Dolby Atmos标识。
安装Apple Music后可以打开以下链接,了解更多空间音频信息与歌单:
https://music.apple.com/WebObjects/MZStore.woa/wa/viewMultiRoom?fcId=1561370672
可喜的是我们在空间音频歌单中看到了更多的中文歌曲,尽管这些都不是我的菜,但是衷心希望之后会有更多支持空间音频的中文歌曲。
就实际体验而言,经过开关对比,你会感到声场更加开阔,各个乐器不再拥挤在一个狭小的空间,有些许环绕感,虽谈不上震撼也没本质上完全改变音频,但还是一种不错的享受,尤其是对于喜欢沉浸感的用户,可以说是体验的小小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仅在苹果系统下,Fit Pro带有带头部追踪功能(安卓不支持),当头转动时,声⾳能够进⾏实时动态调整,不得不说,这也是一种有趣的体验。
游戏影音与兼容性篇:安卓苹果的体验差距再次缩小
对于现在的手机用户而言,光听音乐是远远不够的,无论何时似乎都不能少了游戏,影音以及短视频。
无论是苹果还是安卓,Fit Pro的游戏影音体验整体是流畅而爽快的。
苹果在此就不多做阐述了,一如既往的丝滑,在苹果系统中,你几乎感受不到延迟,即使是非常考验节奏感的音游,Fit Pro完全能立即响应。
在安卓平台上,体验相对苹果还是略有差距,但我们还是欣喜地发现,Fit Pro的延迟相比Studio Buds而言有明显的改善与降低。当然,这也是理所当然的啦,得益于H1芯片更强的算力以及调校,消费者也要花费更多的钱来为此买单。
在影音中,如果你没有极其认真的观察,那你几乎感受不太到延迟。而在音游以及FPS游戏中,延迟情况并不糟糕,属于比较能够接受,不会太过影响游戏体验。
以Muse Dash为例,苹果系统中直接进入游戏开玩即可,而在安卓(三星S10+为例)系统中需要调整一定的偏移值,方能进行游戏。
为了更深入的进行对比,我们还拿出了AirPods Pro来进行测试,可喜的发现 — 在安卓系统下,Fit Pro的延迟也要低于AirPods Pro,可见同样是苹果的H1芯片,Fit Pro在安卓上是有努力进行优化的。
当然,对苹果用户而言,Fit Pro在适配时会有十分具有仪式感的开机动画,而安卓用户仍然无法享受。苹果用户进行设置以及功能切换都集成于iOS系统中,而对安卓用户来说,想要完全发挥Fit Pro的所有功能,必须下载为安卓专门打造的Beats App(Studio Buds同一app),功能设置与苹果几乎一模一样,可以直观地看出耳塞与充电盒的详细电量,还有包括电量显示、重命名Beats、产品功能说明、自动人耳检测、按住操作、耳塞贴合度测试、麦克风调整、单只耳塞入耳时使用降噪等功能。而苹果用户的所有功能设置已经集成于系统中。
比较可惜的是,除了模式切换,按键更改以外,Fit Pro仍然没有任何的听音预制,也无法定制自己喜欢的EQ曲线。尽管已经装备有自适应均衡功能,这两点我希望日后苹果能够加入进app中。
当然,苹果出的耳机,理应会对苹果用户有更多的优势。安卓的用户除了无法享受到空间音频的头部追踪与更低的延迟,还无法体验到包括iCloud共享,自动切换,免提“嘿Siri功能”以及查找功能。
整体而言,我们看到苹果也在重视安卓的市场,不断努力地缩小二者的体验差距。
功能篇:更加出色的降噪,中规中矩的通透,高质量的语音通话
Beats Fit Pro搭载 Apple H1芯⽚,提供主动降噪功能,可根据环境噪⾳进⾏⾃动调节。凭借外向式和内向式⻨克⻛的混合系统,Beats Fit Pro 持续监控抗噪曲线,并根据环境声⾳进⾏相应调整。内置⻨克⻛通过⾼效的软件算法有效消除⽿内残留噪⾳,该算法以每秒 200 次的频率调节声⾳信号。由于功耗的原因,这样复杂的系统在竞争产品中并不常⻅。
以上话术来源了苹果官方,这也恰好解释了为什么Fit Pro单耳塞电量低于Studio Buds — 毕竟H1比所谓的定制芯片强不少。
事实上,Fit Pro的实时降噪模式不像其他众多竞品有层级或者预制可选,Fit Pro把一切都交给H1芯片进行实时处理。
而对于通透模式的工作原理,苹果官方的话术是 — ⽤于主动降噪的外向式⻨克⻛可通过延迟极低的处理能⼒准确地将环境噪声馈送回来,不会对聆听⾃⼰喜爱的⾳乐造成过多⼲扰。
而当主动降噪和通透模式关闭时,⾃适应均衡会⾃动启⽤,针对每个⽤户提供相应的个性化调整。凭借 Apple 计算⾳频技术,每个⽿塞中的内向式⻨克⻛拾取你听到的声⾳,并根据你的⽿形⾃动调整低频和中频部分,提供出众的⾳质和⼀致的聆听体验。
在实际测试应用中— 在拥挤的下班高峰地铁车厢中,Fit Pro能够极大地减少低频的噪声,而当播放歌曲之后,车厢低频的噪声完全就听不见了。在夜跑环境中,打开降噪,周围除了风声(风噪),一片宁静,几乎没有任何声音。在室内,开启的空调声以及电脑机箱风扇声被完全消除。事实上,Fit Pro的确拥有十分出色的降噪性能。
在对比测试中,Fit Pro的降噪性能明显好于Studio Buds且几乎与AirPods Pro不相上下,不愧是最新搭载H1芯片的耳机。
而通透模式就仍相对平庸,中规中矩,如其他产品一样会额外放大外部的声音,如果你想虐待你的耳朵,可以在吵闹的环境下开启。
另外在不播放音乐情况下,Fit Pro降噪与通透都有明显可闻的本底噪音,不算严重,当然同价位的产品也同样会有这个情况,希望苹果以后能够不增加太多价格的同时,选用更加出色的麦克风。
在语音通话方面,Fit Pro的表现谈不上亮眼,但完全够用。每只耳塞配备了3个麦克风,单只耳机工作将使用3个麦克风,2只耳塞共同工作时,会用到5个。
通话时,Fit Pro会利⽤双波束成形⻨克⻛来识别你的声⾳,通过语⾳加感应器消除外部噪⾳,⽽且,内置⻨克⻛可实现⾃然的说话体验。⻨克⻛采⽤内凹设计且放置合理,可减少不需要的⻛噪;⽽先进的算法会评估来⾃语⾳加速感应器的数据,以将你的语⾳分离出来,消除杂⾳,从⽽达到极⾼的信噪⽐。
在实际使用中,在较为安静环境下,语音质量非常高而清晰。而在周遭嘈杂的环境音下,噪音会明显地被减少,但是遇到较强冷风,呼啸而过时,仍然无可避免地产生风噪声。当然,这也能理解,毕竟专业彻底的解决方案是上防风套,而对于小巧的Fit Pro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
续航篇:给予足够的安全感以及仍未出现的无线充电
官方数据中,Fit Pro在均衡模式下(关闭降噪与通透),每只耳机最长可使用7小时,充电盒电量可提供额外23小时续航时间,最⻓可播放30⼩时;在开启主动降噪的情况下,每只⽿塞单次充电后最⻓可使⽤ 6 ⼩时,充电盒可提供额外的 21 ⼩时,最长可播放27小时。在⽿塞电量不⾜时,快速充电 5 分钟即可持续播放 1 ⼩时。
由于Fit Pro到手时间较短,实测下来,我每天上下班通勤乘坐地铁时间总计约为1.5小时左右(90分钟),在5个工作日中,总计约7.5小时左右。开测前,耳塞与盒子均为100电量,在历经5个工作日后,盒子电量为71。以此大概推算出总计约为25.86小时,与理论最大数据相差约1.14小时,大概有4.2的差值,我个人觉得相差不多,可以接受,而这个续航时间也完全能够给到你足够的安全感。
值得让安卓用户开心的是 — 在充电过程中,几乎大多数安卓用户应该用不到盒子中的Type C-Type C的充电线。而对于最新iPhone12与iPhone13的用户来说,你们可能不得不额外购买一个Type C的插头。
总而言之,在续航上,单耳塞的6小时,总计27小时(降噪或通透模式开)对于绝大多数用户来说完全够用。
比较遗憾的是,此次Fit Pro的充电盒没有装备无线充电的功能,尽管无线充电对我个人而言比较无感,但1,599的价格没有该功能只能说有点可惜,毕竟隔壁家AirPods3以1,399的价格就有。
总结篇:Beats Fit Pro是款出色的耳机
本篇文章接近尾声,最后的总结,我们想说Beats Fit Pro拥有众多年轻人喜爱的爆表颜值、舒适且牢固的佩戴、酣畅淋漓的听感、安卓平台不断进步的体验、更加出色的降噪、中规中矩的通透、高质量的通话以及能给予你足够安全感的续航时间。整体出色的优秀能力,零售价1,599元的价格,相信在今后200至300元的优惠促销价格下,在真无线市场将再掀起一场血雨腥风......
番外硬件参数对比篇:Beats Fit Pro,Beats Studio Buds,AirPods Pro,AirPods3如何选
文章的最后,我们罗列了以上四款耳机的硬件参数,可供大家在选购时进行参考,希望帮到大家:
| Fit Pro | Studio Buds | AirPods Pro | AirPods3 |
零售价(官网) | 1,599 | 1,099 | 1,999 | 1,399 |
真无线 | √ | √ | √ | √ |
官方APP | √ | √ | × | × |
入耳硅胶套 | √(3套) | √(3套) | √(3套) | × |
平头塞 | × | × | × | √ |
颜色 | 黑、白、紫、灰 | 红、白、黑 | 白 | 白 |
无线充电盒 | × | × | √ | √ |
入耳检测,取下暂停 | √ | × | √ | √ |
防水防汗 | √ | √ | √ | √ |
主动降噪与通透模式 | √ | √ | √ | × |
空间音频 | √(带头部追踪) | √(不带头部追踪) | √(带头部追踪) | √(带头部追踪) |
一键适配 | √ | √ | √ | √ |
自动设备切换 | √ | × | √ | √ |
语音助手 | √ | √ | √ | √ |
蓝牙5.0+ | √ | √ | √ | √ |
查找我的耳机 | √ | √ | √ | √ |
耳机电量(降噪关闭,音乐播放) | 7小时 | 8小时 | 5小时 | 6小时 |
充电盒电量(降噪关闭,音乐播放) | 23小时 | 16小时 | 19小时 | 24小时 |
总电量(降噪关闭,音乐播放) | 30小时 | 24小时 | 24小时 | 30小时 |